fbpx

如果放手不容易,有沒有先信任的可能!

文 / 卓耕宇

5月14日,瑞祥高中高一生命教育課程邀請了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南部辦公室的四位志工到班分享生命故事。但事後卻因一位「外校」洪姓家長的電話投訴,讓校方把後續的課程全部暫停。今天瑞祥高中的同學們自主動員,披上彩虹旗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跟校方溝通陳情,據說是該校史上第一次的學生集體行動。

如果教育是引領社會進步的介入,那麼更該彌補家庭教育做不到或從來不談的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即將全面啟動,跳脫以往學科能力的框架,期待透過素養導向的教學,提供更貼近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適性教育。素養導向的教學是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提供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愛自己也對學習有熱情,會思考也懂得思辨,甚至可以擁抱自己與全世界。這樣的目標看起來不是標準答案的考試可以評量的,卻是公民社會中最重要的基礎建設。

這幾年,因為婚姻平權議題帶來的價值衝撞與修法杯葛,校園內於法有據推動已久的性別平等教育,卻成為反同婚的陣營的眾矢之的,反過來阻礙學校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其施行細則內所明定的性平教育內容,包含性教育情感教育同志教育等面向。如果教育是引領社會進步的介入,那麼更該彌補家庭教育做不到或從來不談的,性或性別的議題更是有其必要

無奈的是,常常聽聞認真將性與性別議題融入課程教學,並積極結合社區資源活化學習的基層教師,有些卻因課程與教材被片段擷取而大肆渲染,成為少數反同與恐性的家長操弄與借題發揮的工具!甚至有佯稱是該校的學生家長,致電到校表明反對學校的高中部生命教育課程中,安排同志入班分享生命故事的教學,因為該家長擔心同志的現身說法有誤導學生成為同志之顧慮,甚至主張為避免有偏頗之疑,也應該邀請反同的人入班分享,這才是讓多元聲音並存的尊重?

 

(延伸閱讀)「LGBT滾出台灣」?–政府應確實負起保護LGBT兒少的責任

曾經有個學生因為聆聽了同志入班分享之後,難過到痛哭

至此,可以清楚看到部分家長的擔心,但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又是怎麼看待這一堂課?多數的老師相信透過看見彼此不同的生命故事與處境,是學習與差異共處與擁抱的開始。帶著擔心的老師說:曾經有個學生因為聆聽了同志入班分享之後,難過到痛哭,因為跟他從小到大家庭與信仰教他的價值是衝突且不一致的,因此難過到不知道該如何?因此認為邀請同志進入高中班級分享是需要審慎評估,不然會對某些學生造成傷害或壓迫。

此刻,如果真的有同學因為聆聽同志說生命故事後而痛哭難過,除了要無條件同理該名學生面對衝擊的真實感受外,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陪伴並與之討論:難過到痛哭是因為懊悔過去被單一的框架給侷限了?還是因為自身有限的見識而受到驚嚇?或是其他的衝突?此刻,就是彰顯性平教育的重要性,看見差異是不容易的第一步,否則就更遑論尊重與擁抱差異的行動策略。

多數的學生對於有機會在課堂中,與同志面對面聽生命故事與提問,其實是充滿期待與好奇的,也沒有人因為上了一堂課而瞬間變成同性戀卻因為這一個課堂的聆聽與對話,學習反思自己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性別刻板,進而可以透過思辨來重新看待媒體裡的同志圖像,與真實生活世界中的同志生命經驗有何不同,何以有人用盡各種手段來反對婚姻平權,有人願意奮不顧身的倡議與爭取平等的公民權益?當學生開始因好奇而有想探究的思考行動,這堂課的教學就有意義了!

學生不是白紙一張,不是鐵板一塊,更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家長或有些老師總是擔心學生還年輕,談同志會不會有誘導的疑慮?教育專業就是可以清楚判斷與評估學生在不同的學習與發展階段中,什麼樣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是貼近生命與需求的,認真的老師需要友善的體制當後盾。學生呢?要家長或是有些師長放手,似乎不容易!但有沒有可能試著相信學生,這些學習的主體,不是白紙一張,不是鐵板一塊,更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有感且有思考與判斷能力的青少年,這樣對於學生的信任感,有沒有多一點的可能!

近日高雄市瑞祥高中校園中,因為高一生命教育課程,有邀請同志入班分享生命故事的教學安排而因有部分家長反對,而被迫停止進行一事。一方面學校積極透過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與補正自編教材的審查程序,也透過會議溝通理解老師設計該課程的背景。另一方面,高中學生很自發性的透過在校園高掛彩虹旗幟的行動,具體支持課程以及表明同志友善的立場。這樣的行動,充分展現學習主體的權益彰顯與發聲行動!這不就是12年國教裡期待學生可以長出來的力量與素養!

瑞祥高中學生高掛彩虹旗表達訴求(圖片取自瑞祥高中謝佩珊老師臉書貼文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