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吳敦義:「衰尾查某」;邱毅:「不像女人的女性」;張善政:「女人拉票可以拉到房間」?夠了!沙豬政客閉嘴!

「夠了!沙豬政客閉嘴!」下架性別歧視候選人—12 月 20 日民間團體聯合記者會新聞稿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一個月的白熱化階段,竟有男性政治人物ㄧ再以失格言論詆毀女性,甚至以「衰尾查某」、「不像女人的女性」、「女人拉票可以拉到房間」等字眼侮辱女性候選人,占有一半選票的女性選民生氣了!今天(12 月 20 日),勵馨基金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召開、台灣展翅協會、台灣女性學學會、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台南市性別平等促進、台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召開聯合記者會,嚴正譴責發表性別歧視語言的政黨與候選人,要求其道歉、負起言行責任,並呼籲民眾審慎思考,用選票下架性別歧視的候選人。

歧視言論使受暴婦女難脫困境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應該要下架性別歧視的候選人!因為他們的歧視言論,將使受暴婦女難以脫離困境。」

在勵馨的服務經驗中,性別歧視的文化氛圍,往往就是受暴婦女的困境來源。例如,將家運不順的問題,以一句「衰尾查某」歸咎到女性身上,藉此合理化對她的言語羞辱和肢體暴力。

暴力防治不能治而不防。除了暴力發生後的緊急協助,更需要透過性平教育,及早預防。遺憾的是,近日這些政治人物的發言,做了最壞的示範,大開性別平等的倒車,不只強化既有的歧視氛圍,更讓女性繼續成為人們發洩情緒的對象,對於性別暴力的防治只有雪上加霜。

不是失言而是惡意詆毀 籲相關政治人物道歉

政治人物的攻擊言論、惡意的謾罵批評,社會或媒體往往以「失言」解讀。但婦女團體一致認為這並非是失言,而是惡意詆毀。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周于萱再次聲明:「我們不認為是失言,而是故意為之,大家可以看到,所談及的這些人都是非常資深的政治人物,當年婦女團體推動性平三法,這些政黨和候選人都曾參與其中。」

發表失格言論的政治人物意圖挑起社會的仇女情緒,並且鞏固有相同價值觀的選民族群,周于萱表示:「這必須要譴責的,婦女團體花了數十年推動性平三法,希望為台灣社會打造為尊重性別、尊重多元的社會,可是這些人的一舉一動都讓台灣的性別平等環境倒退。」各界婦女團體疾聲要求,這些政治人物應該為性別歧視的言論道歉,也呼籲選民睜開雪亮的眼睛,下架性歧視的候選人。

性別歧視就是性騷擾

在教育場域並不難發現,學生會模仿名人或政治人物的語言,若是不當且惡意的言論,難免會成為霸凌或是歧視的負面教材,讓許多在一線為性別教育平等而努力的教育工作者憤怒!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蔡易儒表示:「連日相關的新聞事件都成為性別教育的負面教材,身為一個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師團體,我們很生氣!」她舉例,當老師教導學生應該尊重性別多元的特質、破除性別刻板印象,政治人物卻帶頭用「不像女人」這樣的字眼惡意批評他人,她厲聲對相關政治人物喊話:「真的是夠了!這樣我們要怎麼樣教小孩阿!」並強調,性別歧視就是性騷擾,是性暴力的延伸,讓受害者落入敵對環境。現場她呼籲所有老師,面對連日的性別平等負面教材,應該好好與學生溝通,不讓下一代成為帶頭歧視、批評他人的人。

拒絕讓性別歧視成為選舉語言

即使性平三法落實十多年,但台灣傳統的政治文化:持續將女性看作政治與國家的客體,甚至不斷灌輸社會仇女與厭女思想的作為,仍存在於部分守舊的父權政黨中。

台灣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表示:「女性參政路仍然是充滿困難,各種與能力無關的特質被拿出來放大檢視,甚至成為攻擊的標的。」她指出近期的選舉語言氛圍,讓台灣的民主、平等與性別意識倒退三十年,批評相干政治人物沒有跟上人權的價值,「性別歧視不應該是一種政治語言,而這些發言不只傷害女性政治人物,也傷害整個社會、尤其是努力工作、認真發展事業的婦女。」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指出,「這次選舉,我們看到社會倫理價值正在崩壞、向下沉淪,政治人物缺乏反省的能力。」,她更強調,選舉場合是保有正式攻防的場域,而非以任何性別歧視與偏見的語言謾罵、攻擊。

台灣女性學學會前任助理韓宜臻也表示:「除了這些歧視女性的言論滿天飛,也看到部分候選人藉由抹黑、攻擊同志獲取自己的政治利益,」並強調女性跟同志不是政治提款機,歧視言論只會造成社會更加對立與分化。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工師陳彥君最後呼籲社會大眾,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別讓失控的言論自由荼毒下一代性別平等。

媒體聯絡人: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 0932-093-192,副執行長洪雅莉 0935-280-562,媒體專員許馨月0982-361-345 [email protected]


附件:政治人物失格言論列表─2018-2019年

台北市長

獨立候選人

各政黨候選人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