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認識及反思馬來西亞華人婚禮的傳統儀式

文/劉佩珊 ( 臺灣師範大學同學 )

TGEEA 與臺灣師範大學吳志文老師合作進行活動,邀同學們一起反思、創造傳統婚俗中的儀式。以下同學挑選了馬來西亞華人婚禮(廣東式)的相關儀式,並檢視其中性別不平等之處,並找出「被傳統儀式所忽視」的人物或人際關係,最後發揮創意,試著重新創造儀式 。

壹、分析

一、馬來西亞華人婚禮儀式的緣由、沿革與進行方式

我想要分享的婚禮儀式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婚禮儀式。馬來西亞華人婚禮的儀式有分很多類型,主要是看你的祖籍來自哪裡。以馬來西亞華人普遍來說,就有廣東人、福建人、客家人、潮州人等等。來自不同祖籍,婚禮的儀式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我本身的祖籍是廣東籍,所以我會以在馬來西亞廣東人的婚禮儀式做為介紹。

在廣東人的結婚儀式上,有個特殊的角色叫做「大妗姐」。大妗姐並不是媒婆。她的任務是在婚禮當天,一路伴隨新娘,幫著新娘打點一切瑣事,提點新娘儀式的進行。在儀式的每個環節,例如:新人敬茶、新娘出門、進門、鬧新房,我們可以聽到大妗姐用響亮的聲音說著押韻的吉利話。

廣東人的婚禮儀式進行方式如下:

過大禮

一般定在婚禮的前一到兩個禮拜。男方的近親在擇定的吉時良辰把禮金和禮品送往女方家。一般以托盤來盛裝禮品,禮品包括聘金、特定數量的禮餅、2 只雞、2 瓶洋酒、2 對龍鳳燭、2 對龍鳳香、19 粒柑、19 粒蘋果、1 塊紅布、1 大盤發糕、一些蔬菜如生菜、芹菜、青蔥。

女家回禮

吉利數目的禮金、禮餅及檳榔一個

女家嫁妝

收過大禮後,女方的媽媽會準備三金三銀給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金銀戒指各一,金銀項鏈各一及金銀耳環各一副。還需準備洗臉盆、拖鞋、子孫桶到男家去。

安床儀式

參考年曆,選擇一個適合安床的黃道吉日以及良辰吉時。通常這個儀式會在婚禮的前三天或者一個星期左右進行。安床儀式會由一位好命婆,廣東人會請大妗姐,來負責這個安床儀式。好命婆會在床上鋪上紅色的床單及龍鳳被,並將一些幸運物品放在床上。這其中還包括一些過大禮的一些物品,另外還有新娘嫁妝中的洗臉盆、拖鞋、子孫桶。安床之後會邀請小孩子在床上跳來跳去。安床儀式結束後,直到婚禮的那天晚上,任何人都不可以坐或躺在那張床上。

安床儀式上頭

通常是在婚禮的前一晚進行,由好命人負責執行。儀式前,准新人用柚葉水沐浴,換上全新及全白的睡衣、內衣褲等。儀式進行時,用梳子在頭髮上連梳三次,口裡需唸「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堂」。

延伸閱讀:一定要讓屬龍的小男孩來「滾床/安床」嗎?其實我們可以創造更貼心的儀式

迎親

新郎抵達目的地後,由新娘尚未結婚的弟弟開車門,新郎需回派紅包作為報酬。這時候,新郎與伴郎團必須通過伴娘團的考驗,簡單來說就是迎娶闖關。闖關結束後,新郎帶著花束贈新娘,並會在新娘的房間交換結婚戒指。

奉茶儀式

馬來西亞的奉茶儀式在男方跟女方家都會進行。一開始的奉茶儀式會在迎娶結束後,在女方家進行。奉茶儀式的進行,為父左母右,新娘端茶給父母,新郎隨後再端茶給岳父岳母。兩老贈給新人一封紅包或一件首飾。這時候作為大妗姐會在旁邊說吉利話,例如:‘岳父飲過茶,富貴又榮華’‘飲茶笑呵呵,好快做婆婆’(在廣東話裡是很有押韻,以及在廣東話裡管外婆叫婆婆,婆婆則叫嫲嫲)之後奉茶給近宗,如祖父母、叔伯、姨媽、姑姐跟兄姐,同樣贈新人一封紅包或一件首飾。新娘的後輩則排隊向新人問好,拿紅包。

延伸閱讀:改變婚俗的小行動:「拒絕迎娶的新娘」與「奉茶的新郎」

出門

新娘出門時,由大妗姐打紅傘,並向天、傘頂、花車頂撒米及紅綠豆。新人上車後,新娘會把手帕丟掉。新娘也需把舊的扇子丟掉換上新的,象征著跟從夫姓。

進門

新娘踏入男家,再進行多一次奉茶儀式。這次的奉茶儀式會先由新郎先端茶給父母,新娘隨後再端茶給公公婆婆。同樣的會贈給新人一封紅包或一件首飾。這時候作為大妗姐會說的吉利話有:‘老爺飲過媳婦茶,花開富貴又榮華’‘奶奶飲過媳婦茶,出年抱孫笑甩牙’。後續則是奉茶給近宗及給紅包後輩。當新人進入新房後,面朝房門坐在門沿,新郎在左,新娘在右,象征著平起平坐

三朝回門

婚後三天內,新婚夫婦帶同禮物回娘家。

常見的婚宴餐廳場景
常見的婚宴餐廳場景

二、參與儀式的有哪些人物與活動內容?透過儀式賦予某個人物哪些期待或任務?

  • 在過大禮的特定禮品當中的芹菜及青蔥就隱含著對「新娘」要克勤節儉及聰明才智的期待。
  • 在安床儀式上,就隱含著「新娘」要早生貴子的任務。
  • 上頭這個儀式象征著「新人」已經步入成人的階段,並期待及祝福他們同偕白首。
  • 奉茶儀式這個環節,因女方跟男方家都有進行,隱含著請求雙方各自的家庭接納自己及另外一半成為家庭的新成員。
  • 在新娘出門把手帕丟掉這個環節,隱含著對「新娘」需拋棄過往的脾氣,從此做個賢妻良母。

三、在這些儀式中有哪些人物與活動是未被看見的?

  • 在選擇結婚的良辰吉日時,主要是由「男方」的近親決定時間,忽略了女方家有禁忌的日子,以及女方沒有選擇結婚的良辰吉日的主動權。
  • 在迎娶儀式當中,新郎抵達目的地後,「由新娘尚未結婚的弟弟開車門」這個舉動,並沒有考量到新娘的家也許沒有弟弟,以及就算有弟弟,也許弟弟已經結婚了。
  • 在出門的儀式當中,「丟手帕」象徵著新娘需要做個賢妻娘母,「丟掉舊扇換新扇」代表隨夫從姓,這些儀式忽略了女方的主體性。
  • 在「過大禮」送的禮品當中,隱含著對女方結婚後很多的期待及任務。但是在回禮方面,對男方卻沒有相對的期待及任務。從而看出女方結婚的責任比男方還要重大。

貳、行動

一、刪除

我覺得可以刪除「三朝回門」這個儀式環節。三朝回門有著「成家不忘娘」的意思,會有這個儀式環節的原因是古時候交通沒有那麼方便,娘家和夫家的距離很遠,所以當時的女孩遠嫁到夫家之後,很難有機會再回到娘家。但是,現在交通那麼發達,女孩隨時都可以回娘家,甚至舉行婚禮後的當天就能回娘家,不一定需要三朝回門,也不一定結婚後以後就不回娘家。

另外我覺得可以刪除「給聘金」這個環節。現在是自由戀愛的時代,結婚更是你情我願的事。聘金在古時候有點像是賣女兒的含義,在這現代不必再有所謂的聘金,沒有聘金就不會有回嫁妝的問題。這樣也不會讓新人因聘金跟嫁妝問題有經濟上的壓力。

在迎親的儀式上,當新郎到達目的地時,不必規定需由新娘未婚的弟弟開車門,開車門這件事情上也不必限定性別及身份。

二、賦予新意義、加入新元素

對於聘金跟嫁妝這個儀式上,可以是雙方家長當做給新人的結婚禮物。對於丟舊扇這個儀式,可以賦予新的意義,例如留扇在娘家,感情不散。而不是要丟掉壞脾氣以及隨夫從姓的意思。

三、創造

上頭

保留上頭儀式,新人雙方都需要進行上頭,象征著一個成年禮,上頭後,為人妻子及為人丈夫後,就是需要承擔成人該有的責任。

證婚儀式

找一個佈置好的場地,請新人雙方的家長致詞,並對雙方說明他們成為妻子跟丈夫以後的義務及責任。接著來個隆重的見證婚姻,在親朋好友的注目下,男方跟女方分別對彼此說出婚姻的宣言以及交換結婚戒指。

新婚禮物

在證婚儀式結束之後,丈夫跟妻子互相交換自己準備給對方的新婚禮物,代表著結婚後對於雙方的責任及承諾。

奉茶儀式

在雙方家長都在的情況下,分別給女方跟男方的父母及近宗奉茶,代表著希望各自的家庭接納新的家庭成員。這時候親家就可以藉此互相認識及打好關係。奉茶儀式會做為早上結婚儀式的最後一個環節。不會有所謂的提親、迎娶的儀式。

婚禮慶典

婚禮慶典是晚上結婚儀式的唯一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希望給人一種輕鬆自在,而不是隆重莊嚴的感覺。因此,希望這個婚禮慶典是個歡樂的派對,大家一起回憶聊天、唱歌跳舞。來到婚禮慶典的賓客不需要準備禮金,只需要帶著祝福來到婚禮的現場,當做來了一個派對的感覺。當然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爸爸牽著女兒的手交給新郎這一幕會取消,改成兩人牽手或兩人一起跳舞出場。

回新房

新娘跟新郎的新房不會是在女方家也不會是在男方家,而是在屬於兩個人彼此的家。含義著結婚沒有所謂的「娶進門」跟「嫁出去」,只是雙方共同創造出一個新的家庭。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