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大年初一回娘家

文/鄭碧華

《大年初一回娘家》裡,提到許多習俗總是讓女生處在卑微的角色而抬不起頭,傷透自尊。從以前到現在的風俗習慣就充滿了對女生的歧視,不管是出生、負責的家事、工作,或結婚等等,裡頭都有著男女的差別待遇。如果是生男孩子,就是「弄璋」;如果是生女孩,卻是「弄瓦」。滿月時,男孩就是送油飯、紅蛋;而女生卻是蛋糕。抓周時,大人們準備給小孩的東西也因小孩子的性別而有所差別。

老一輩的人總有「重男輕女」的老舊觀念,而對媳婦的態度便取決於生男或生女:若是生下「金孫」,媳婦簡直就是受盡寵愛,正所謂「母憑子貴」不就說明了這個現象?若是生下了孫女,不僅小孩不受寵,連媳婦都被冷淡了幾千萬倍。難道生下女孩就是個錯誤嗎?生男生女明明就是取決於男方所提供的精子,為何都怪到女方呢?男生女生都是寶,只要長得健康,又何必在乎他的性別是什麼呢?

過新年,很特別的一個習俗是「回娘家」,有的地方有「女兒初二才能回娘家」的禁忌。我的外婆就很注重這個習俗,有一次,明明初一晚上就到了鄉下,外婆卻堅持要在初二時才能踏入外婆家。我們只好一個晚上就一直徘徊在附近,直到晚上十一點才終於能進去,這樣不是很殘忍嗎……。

延伸閱讀:娘家媽媽就很擔心的打電話來,講了半天,就是她擔心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反正就是問我要不要依習俗(因為傳統習俗的說法是「女兒除夕回娘家會讓娘家變窮」),年初二再回家就好。這結果真是讓我非常無言,原預想可能會有意見的第一關都過了,沒想到居然是自己家出問題……

還有一次,初二有事,所以初三才下中部,結果外婆就說,女兒初二沒回去,初三就不能回來了,要到初四才能夠回去。我的天啊!那次又同樣的悲慘,明明外婆家就在附近了,卻只能在晚上十一點後才回去,外面冷風颼颼,真是悲慘的經驗!

如果沒有這些風俗習慣,我們便能隨時隨地回去外婆家,不用在那裡計較時間問題,因而誤了難得相處的美好時光。

延伸閱讀:初一不能回娘家?40歲媽媽傳授密技——買一瓶油回家!


評審意見:

作者從閱讀探討習俗與性別的專書《大年初一回娘家》,牽連到自己跟著家人回外婆家的經驗,誠實指出堅守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對女兒的殘忍。看到年輕的一代,企圖近身貼近習俗進行反省,讓人高興,但是更重要的後續行動是: 年輕的姊妹,可以如何在觀察到這個現象的同時,思考採取打破習俗的行動呢?事實上,很多家庭已經不再實踐這種荒謬的習俗,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回娘家,享受作者所想望的「難得相處的美好時光。」如果老一輩的想法改不了,那就從這一輩開始,或許作者可以跟母親對話,嘗試不一樣的行動吧。或是,把這篇文章讀給外婆聽,開啟跟外婆的對話,說不定也是值得嚐試的行動。

——蕭昭君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