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GEEA_LOGO.png

陪孩子好好「談」情感:打破親子的隔閡,建立互信基礎|板橋瑞芳社區大學111年春季公共論壇 講座記錄

  • 時間:2022年6月9日(四) 19:00-21:30
  • 地點:新北市立實踐國民小學301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實踐路93巷51號)
  • 講者:陳凱軍(基隆市武崙國小教師、基隆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性別平等議題小組教師)
  • 聽眾:社區民眾3名 

本場講座因遇疫情,參加者人數非常少,於是,在開始前,凱軍老師一一詢問在場聽眾的背景及動機。其中一位媽媽是性平協會粉絲,已有一本《千德爾》手冊,且關心所有性別相關議題。另有一特教所研究生,曾服務學齡前的自閉症孩童。

凱軍老師將講座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的發展歷程;其次,從自身在國小特教班任教經驗,以ADHD(過動症)為案例,談身障者的性別議題;最後,分享千德爾第十課界線星的課堂實作經驗。

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

凱軍老師以衛福部陳時中部長配戴粉紅色口罩的新聞切入,帶大家思考「為何學童配戴粉紅口罩遭到議論,但部長不會呢?」在大眾配戴粉紅口罩,支持、響應男性配戴粉紅口罩的活動中,到底促進了性別平等,又或者,掩蓋了什麼深層的壓迫?

事實上,在每年四月的第二個周三,是「國際粉紅日」,起初為聲援2007年一名加拿大男學生因穿著粉紅衣服而遭霸凌一事,意味著終結各種形式的霸凌行為。然而,霸凌有多種形式與管道,這些形式讓孩子感知「校園環境是不安全的」。因此,凱軍老師認為,比粉紅口罩事件更深層的問題,是校園如何看待性傾向、性別特質等議題。

接著,凱軍老師播放彰化肚皮舞男孩葉家恆的影片,葉同學自小學習肚皮舞,曾遭同學嘲諷,在師長、家人的支持與不懈的努力下,獲得世界冠軍,從而改變了同學的觀感。這樣的學生在校園中,要找到自身亮點,得到他人認同,相當不易。凱軍老師提醒,我們並非從「兩性」變成「性別」,而是看見一直都存在的「多元性別」,這觀點提醒我們尊重差異。

特殊學生的情感教育

在談特殊學生的情感教育之前,凱軍老師播放「昆蟲擾西吳沁婕」的影片,並邀請與會者一同討論,吳沁婕有哪些「過動」的特質?這些特質又有何優勢?

吳沁婕講述自己從小活潑好動、喜歡運動、昆蟲,因難以專注在課業上,而在學習過程中屢遭挫折,直到大學時期,經診斷過動症,才找到理解自我,以及世界理解他的方式。

影片結束後,與會者認為吳沁婕身上的過動特質,包括容易分心、對事物的堅持、愛發表意見等,而這樣的學生在校園中,可能人緣好且不怕挫折,會帶動氣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與敏銳的觀察力。凱軍老師分享到,他常在職場遇到學生家長擔憂過動孩童不好的一面,但身為特教老師,更應看到學生的優勢,以此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凱軍老師藉著自己的教學經驗,發現ADHD過動症的學童,有注意力不足的特質,而在性別關係上,容易單方面的自我認定人我關係。因此,應當留意學生的內在差異,以簡短的句子講述,並請對方說出自己對語意的理解,確保雙方有相同的認知。凱軍老師也建議,在家中,家長在孩子混亂時,不隨之起舞,且一次專注處理單一問題。而在學校,教師要接納特質,並提供協助,指導ADHD的學生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可依循「停、想、選、做」的思考流程。在人我關係上,同儕可描述事件、表達感受、告知期待,讓雙方達成共識。

當《千德爾》界線星遇到ADHD學童

最後,凱軍老師分享自己在身障資源班教授《千德爾》的經驗,首先,教師、學生之間要有足夠的身心準備,一次只完成一件事情。在播放界線星的影片簡介後,凱軍老師邀請學生講述故事情節,卻發現,學生因專注力不足,很難完整講述完整的故事。因此,凱軍老師以分組方式,並將影片分段撥放,逐步帶學生思考影片的故事情節。

教學實作中,凱軍老師發現,影片中出現的哈特、艾倫等人名,使ADHD的學生難以記憶,因此改以顏色命名。在複習影片,並確認學生對劇情的認知一致之後,凱軍老師請同學講述哈特的心情,並請同學同理角色,從哈特、艾倫,以及旁觀者三方,思考可能有的情緒反應與解決之道。

在問答環節,一名與會者問到,倘若孩子在受到性騷擾的時候,無法感知到不適,因而不知反抗,作為家長該如何回應呢?凱軍老師認為,孩子的身體界線與敏感度或許與家長所認知的有落差,但希望孩子遇到危險時,家長能有敏感度,察覺問題並尋求協助,帶著孩子認識自己與他人的身體界線。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